關于家譜 | |
發布日期:2018/10/20 11:12:10 | |
參天之樹,必有其根;懷山之水,必有其源。炎黃同心,華夏一脈;血濃于水,葉落歸根。中國家譜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夫家有譜、州有志、國有史,其義一也”,清代著名史學家章學誠更是把家譜與國史、方志相提并論。
家譜的意義
中國的家譜一般都有家規族訓,對于規范人生和教育子弟有著積極的意義。古代顏氏家訓、柳氏家訓、朱伯廬治家格言等都是德育很好的教材。司馬遷、班固、陳壽等史學家在其史學著作《史記》、《漢書》、《三國志》中分別使用譜牒內容,使得史書更加準確與完備。
家譜,亦稱族譜、宗譜、家乘、通譜、統譜、世譜、支譜、房譜等等,名稱各異,其內涵是同一的,只是外延有所區別而已,現在一般統稱家譜或族譜。家譜是系統記述某一同宗共祖的血緣集團世系人物或兼及其他方面情況的歷史圖籍。而姓氏是“某一同宗共祖血緣集團”的標識符號,家譜、族譜就是記錄某一姓氏家族成員間的血緣關系的圖冊。譜牒文化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華文明的特有現象。為了保護族譜文化承傳,專家學者正在呼吁“中華家譜”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為此,每個中華民族的子孫,不管你是否正在著手或打算編修家譜,了解一些家譜知識都是必要的。
家譜的作用
家譜是一個家族的歷史記載,通過家譜,我們能夠比較真實地了解當時的歷史面貌、時代精神、社會風尚,了解在那個歷史背景下人們的生產、生活情況。家譜是和正史、方志一樣重要的歷史典籍,是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
家譜是一個巨大的資料寶庫,可供從事社會學、歷史學、考古學、經濟學、民俗學、人口學、民族學、文學、政治學、宗教學、法學、姓氏學的研究人員從中查詢資料,尋找依據,進行研究。家譜的作用主要有:
1.宗法思想研究資料。家譜和宗法的關系從一開始就密不可分。宗法制度是封建王朝維護其統治的重要基礎之一,而家譜的族規、族約、家法、鄉約等,正是加強宗法制度的有力工具。
2.家庭道德研究資料。族規、家規中保留了許多對我們今天極為有益的東西,如孝父母、和夫婦、勉諱書、尚節儉、戒賭博、戒淫穢、戒懶惰、戒奢侈等,對我們建設現代家庭道德和精神文明都有很好看借鑒意義。
3.家族制度研究資料。家族制度是利用血緣關系統治族人的社會制度。在許多家譜中都有家族制度的極為詳細的資料,如家族的組織系統、家族的財產管理、家族的賑濟方法等,為我們研究家族在古代社會中的地位、作用、組織形式、管理方法等提供了豐富的資料。
4.經濟史資料。家譜中保存有相當數量的經濟史資料,這些資料包括家族的集體田產如祠田、墳田、莊田、山林等的數量、形成、經營、管理、收支情況等。有的家譜還記錄了家庭成員經商、貿易的事跡。這都為我們今天研究古代經濟史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5.人口問題資料。家譜的中心部分是家族人口的世系傳承,在家譜的“房派圖”、“支派分布圖”、“遷徙圖”、“先世考”、“世系圖”以及家譜的一些序跋中,記錄了家族人口的數量、遷徙、分布、婚姻狀況等資料,可提供人口學研究者使用。
6.歷史人物傳記。家譜是世系的記錄,許多家譜中既有簡單的世系,又有十分詳細的傳記、行狀、墓志、年譜等,對研究歷史人物及其家世大有幫助。
7.民族史資料。有的家譜記載歷史上少數民族情況甚詳,更有些少數民族家譜,它們是研究少數民族史不可多得的資料。如清代蒲慎齋纂修的《泉州蒲氏族譜》是回族家譜,記述了當地回族的一些情況;而遼寧《莊河金氏家譜》則是滿族家譜,金氏是康熙皇帝四輔政大臣之一鰲拜的后裔。
8.地方史志資料。家譜是地方文獻的重要組成部分,通常方志中所包含的內容如選舉、職官、人物、戶籍、祠宇、碑記、藝文等,在家譜中也是重要內容。
9.教育史資料。家譜中一些重要的章節載錄了許我教育史資料,如在族規、家法、仕宦錄、科甲記、教育志、族墅、傳記等就載有宗族教育、學校、科舉、勸學措施、教育方法的內容。
10.民俗學資料。家譜還是一個民俗學資料庫,一些家譜在家禮和人物傳記里記錄了許多民俗內容,尤其是在家禮中的婚禮、葬禮、祭禮等中,本地的風土人情、本族的禮儀風俗都有相當的體現。另外,與人們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物質民俗、歲時習俗、社會習俗、精神習俗等在各地家譜中都有記載。
11.宗教史資料。有些家譜是信仰宗教者的家世記錄。在這些家譜中,他們對本家族所信仰的宗教一般都給以說明,同時表達他們的宗教觀。還有的對本族人的宗教活動、宗教禮儀和習俗詳細記述。
12.華僑史資料。我國沿海地區一些省份的家譜涉及族人出國謀生的歷史,包括出走原因、人數、時間、僑居地區分布、職業、所在地生產、生活情況及與家鄉、家族的經濟、文化、政治各方面聯系,這為我們進行華僑史研究提供了素材。
13.重大歷史事件資料。中國歷史上一些重大歷史事件,都不同程度地記錄在家譜中,雖然這些記錄并不完整系統,但卻十分具體,也是研究者獲取資料的一個途徑。
除以上所述外,家譜還能提供有關古代婦女、古代倫理道德、遺傳學、人才學等多方面的史料。由此可見,家譜作為史書之一,其作用是相當突出的
家譜是一個家族的發展史。一個家族要發展壯大,除需要雄厚的物質條件外,還需要足以“強宗固族”的精神條件,而良好的家風的形成,正是這種精神條件的基礎和內容之一。
家譜中所保存的家規、家訓以及治有格言等,從一開始就以積極、進取的人生價值和社會價值態度來討論家庭環境和家庭氛圍的建設。在家規、家訓中,封建倫理綱常禮教作為其理論基礎占有中心地位,三綱五常、孝悌忠信的內容占全部內容的大半。家譜中的家規、家訓除上述內容外,還有“睦族人”、“和親友”、“恤孤貧”以及“戒賭博”、“戒奢侈”、“戒懶惰”、“戒淫逸”等等,對家族成員的行為、舉止作出規范,這也是足資我們今天借鑒的有益的成分。
家譜研究的另一現實意義是通過家譜研究,滿足海內外炎黃子孫“尋根謁祖”的需求。“樹高千丈,葉落歸根”。海外華僑看到祖國繁榮昌盛,欣欣向榮,欣喜之情溢于言表。他們紛紛回國尋根謁祖,探親訪友,慷慨解囊,投資家鄉的經濟建設。家譜作為一個家族血緣關系的總記錄,將海外華人與祖國親人緊緊連在一起。
研究家譜的意義還在于通過對我國傳統家譜進行內容、體例、結構等的分析,來構建一種能適應社會主義新時代需要的新型家譜。一部新型家譜或家族檔案,其編制原則應既要符合現代家庭的需要,順應現代社會的發展,也要具備傳統家譜的“敦宗睦族”、“凝聚血親”的功能作用:編法方法既要繼承傳統家譜中的一些優秀成分,也要創制適應現代需要的內容。
家譜研究的現實意義當然不止于此,隨著研究的進一步深入,家譜這個蘊藏豐富的資料寶庫還會為我們提供許多新的其它資料,譜牒學這門古老又年輕的學科也會不斷發展,日益走向成熟。
|
|
[ 上一條] [下一條] [返回] |